我相信大部分的人,對印度的印象還停留在佛教發源地、人口最多的國家等傳統知識。而少部分的人則好一點,是停留在「世界是平的」作者湯馬斯‧佛里曼所提到的人力外包、「今天不努力,明天你的工作將被印度人取代」、高科技人才等。但你是否知道,現階段的印度,靠著「寶萊塢」的電影,逐漸打響名氣,愈來愈多值得討論的導演、作品慢慢的在改變我們對傳統印度的刻板印象。
坦白說,我對印度的了解也沒有比各位要來的多,所以不敢在此造次討論印度現在或是以後的發展會是如何。但是在看完「貧民百萬富翁」這部今年榮獲奧斯卡最多獎項,身為最大贏家的電影之後,的確是有一些心得想跟各位分享。
.電影海報(引用自開眼電影)
上圖是一般我們在街頭或是媒體上比較常看到的宣傳海報,用像「百萬大富翁」一樣的選項來呈現電影的內容,老實說,我不太愛這個版本的海報。
一開始,我想先來談談跟電影沒有直接關係的心得好了,也就是電影裡你看不到的。似乎就在奧斯卡宣佈入圍名單前後,這部電影的名字就還蠻常出現在新聞媒體上面,除了有人看好之外,也有一些負面新聞浮現,我想說的,其實就是關於片名的爭議這個新聞。
本片早些日子之前,就已經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,,消息傳回印度之後,當地人(尤其是孟買)無不為之瘋狂。但是也因為如此,片名中使用了Slumdog一詞的爭議也隨之展開,有人覺得用這樣的字詞對貧民窟的人來說是一種二度傷害,有人覺得導演過度醜化貧民的生活來迎合西方人觀眾的味口。而報導中,導演也親自說明來解釋這樣的情況,甚至連演員本身都說,在現實的貧民窟生活中,他們所承受的是更難堪的字眼。
不論事實為何,在整部電影當中,導演確實是把貧民窟的生活寫照表達的一覽無遺,甚至到了影片後段,哥哥跟弟弟在工地重逢時指著眼前的商業大樓說道:「看吶,這就是我們曾經居住的貧民窟。」那種強烈的對比與改變,也印證了這個如今是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,發展的多麼迅速。
.電影海報小孩版(引用自開眼電影)
電影從主角小時候的生活開始,生長在亞洲最大的貧民窟,從小就過著追逐的日子,甚至為了活下去,小小年紀就必需懂得如何賺錢來養活自己。而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,經歷了許多有趣、恐怖又荒誕的故事,竟然成了他日後參加「百萬大富翁」時獲得高額獎金的關鍵結果。
其實在看電影之前,曾經在書店就翻過原著「Q&A」這本書,不知是導演的表達能力太好,還是我沒有仔細看完書本的每個章節,竟然覺得電影比小說好看N倍!可是畢竟有不少的差異,所以很難在沒有完整看完小說的情況下斷言兩者的優缺點。只能說這樣的故事題材,真的可以激勵不少人。
.電影海報男女主角版(引用自觸電網)
執導本片的導演丹尼鮑伊(Danny Boyle),從幾年前就開始獲獎不斷,在國際上享有知名度的他,還有其他許多值得一看的作品,如早期的「猜火車」、李奧納多主演的「海灘」、爭議性頗高的「28天毀滅倒數」等片。如果你早就看過這些電影,那你就更不能錯過「貧民百萬富翁」了!
電影的最後,似乎不可免俗的都要來一段寶萊塢舞蹈,這也是絕大多數印度電影必備的橋段之一,誇張的舞群加上生動簡單的舞姿,往往引來觀眾的開懷大笑。
整部電影的述敘中,其實有相當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,再加上導演特殊的運鏡呈現方式,讓人感受特別深。很想跟大家分享,但又怕影響到觀看時的興緻,所以還是強烈建議沒看過的朋友,一定要進戲院去感受一下!
相關連結:貧民百萬富翁 - 英文官網
貧民百萬富翁 - 中文官網
第81屆奧斯卡特別報導 - udn聯合追星網
Q&A原著小說 - 博客來書籍館
丹尼鮑伊導演介紹 - 開眼電影
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
[電影]貧民百萬富翁(小雷,有少部分劇情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2 意見:
金字塔、人面獅身像 不是是埃及的嘛?@@
謝謝minc的指正,一時不察誤用了,真的很抱歉。謝謝你的提醒!
張貼留言